1. {{ date }}    {{ week }}    {{ time }}

      一文认识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标志物

      时间:2024-04-09   浏览量:14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的初始框架始于弗雷明汉心脏研究,该研究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在ASCVD的病因学方面有许多“首次”发现。弗雷明汉研究前主任William B. Kannel博士于1961年创造了“风险因素”一词,该词被广泛认为是预防心脏病学领域的开端。


      在弗雷明汉研究中,描述了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和左心室肥厚如何预测冠心病(CHD)事件的后续发展,重要的是,风险因素的负荷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直接相关,这可能是“全球风险”概念的首次展示。


      全球风险评分使用传统风险因素和新的生物标志物和炎症因子作为风险增强因素来对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风险因素吧!

       

      临床因素

      与ASCVD风险增加相关的临床因素包括早发性ASCVD家族史、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代谢综合征、性别特异性风险增强因素、慢性炎症和慢性肾病等。


      1、早发性ASCVD家族史

      一般情况下,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涉及对家族史的评估,特别是对早发性ASCVD的评估。早发ASCVD家族史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性高达1.5~2倍。但个体的年龄、发生ASCVD事件的家庭成员的年龄以及家庭成员的数量和亲缘关系,可能会对险评估产生很大影响。与家族史相关的风险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风险因素负担增加)和非遗传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


      2、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在2018 AHA/ACC胆固醇管理指南中,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被定义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60-189 mg/dL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为190-219 mg/dL。


      3、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特征是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和低HDL-C)。代谢综合征包括单独或集体的危险因素,即使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也可预测不良结局,并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


      4、慢性炎症

      虽然脂蛋白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贡献中被广泛接受,但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贡献却鲜为人知。2018年AHA/ACC胆固醇管理指南指出患有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牛皮癣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个体患ASCVD的风险增加。


      5、慢性肾脏病

      CVD占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部分。慢性肾病会增加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风险,即使在控制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也是如此。慢性肾病通过代谢改变、炎症、氧化应激和尿毒症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心血管疾病。

       

      传统风险标志物

       

      1、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产生热能。血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可导致血液黏稠,使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范围:0~1.7mmol/L;边缘升高:≥1.7mmol/L且<2.3mmol/L;升高:≥2.3mmol/L。


      2、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简单来说就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所含脂蛋白的总和,分为内源和外源。80%为内源人体自身合成。所以胆固醇升高受到饮食的影响较小。


      参考范围:0~5.2mmol/L;边缘升高:≥5.2mmol/L且<6.2mmol/L;升高:≥6.2mmol/L。


      3、低密度脂蛋白(L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的一种,由于低密度脂蛋白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又被称作坏胆固醇。


      参考范围:0~3.4mmol/L;理想水平:<2.6mmol/L;边缘升高:≥3.4mmol/L且<4.1mmol/L;升高:≥4.1mmol/L。


      近些年来,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指出低密度脂蛋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坏胆固醇。LDL进入血管内壁,在血管内皮层会被修饰氧化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而巨噬细胞会吞噬ox-LDL形成泡沫细胞,胞膜细胞不断增多融合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因此低密度脂蛋白相对来说是风险因素而不是关键致病因素。


      4、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血管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分解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好胆固醇。


      5、载脂蛋白-A(Apo-A)

      Apo-A运载HDL的一种蛋白质,因为主要在肝脏合成,所以值偏低可能是因为肝功能受损;而慢性肝炎、长时间饮酒、服用抗癫痫药物等也会导致值偏低。


      6、载脂蛋白-b100(apo-b100)

      apo-b100主要存在于LDL中,细胞通过apo-b100识别并摄取LDL,使LDL进入细胞内,当细胞内游离胆固醇水平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控机制进行调控,维持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恒定,那么此时LDL也会通过apo-b100与受体进行结合,再次回到细胞膜表面,完成受体的再循环利用,因此LDL水平正常。而当机体内氧化水平过高时,apo-b100便会被氧自由基氧化修饰,导致LDL转变为ox-LDL,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7、脂蛋白(a)[Lp(a)]

      Lp(a)是一种致动脉粥样硬化颗粒,由载脂蛋白A(Apo-A)分子与LDL颗粒上的ApoB共价结合组成。流行病学和遗传学数据一致表明Lp(a)与ASCVD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基础与LDL被氧化成ox-LDL有关。近些年来,脂蛋白(a)在血脂异常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其中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中,脂蛋白(a)被归为“新兴的”脂类危险因素。

       

      非传统风险标志物

       

      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正如上文介绍LDL时所提到的,ox-LDL是LDL的氧化形式,在泡沫细胞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可诱导炎症和细胞毒性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出现,参与AS形成的多个环节,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启动因素。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3、脂蛋?相关磷脂酶A2(Lp-PLA2)

      Lp-PLA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受炎性介质的调节,80%与LDL结合,能水解LDL上的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质,具有促炎症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以直接准确的反映血管内皮炎症发展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班块的炎症发展阶段,同时也可作为一个动态指标监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变化。

       

      4、髓过氧化物酶(MPO)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来源于白细胞的一种酶,主要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其通过产生自由基和多种反应性物质,促进斑块形成和不稳定性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

       

      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也称为基质蛋白)由一大类丝氨酸内肽酶组成,可能具有伤害性和促炎性,使纤维帽变薄和变弱,使其更容易破裂。


       

      6、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主要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它是介导ox-LDL内皮吞噬作用的最重要受体,可诱导脂质应激破坏内皮屏障功能,导致内皮细胞中的脂质沉积、氧化应激和炎症,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yh533388银河生物相关指标介绍

      心血管疾病联合检测项目推荐

      基于联合检测策略,综合评估,相比传统组合或单一标志物检测,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从而实现对心血管事件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联系我们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瑞和路39号纳金科技园H6栋5楼
      电话:
      020-38393880
      传真:
      020-38390880
      邮箱:
      info@lg360.net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OA
      粤ICP备18149706号 Copyright ©2004 - 2019 广州市yh533388银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oPlay(); })